發布時間:2017-05-06
書,無處不在;讀書,無時不可;路,無處不在;走路,無時不停。讀書和走路,不知始于何時,卻永不短缺,是人生中的兩大歡事。
很想靜下心來讀書,特別是在信息化的自媒體時代,要拿起一本書認認真真地讀完,變得越來越奢侈,不是書不精彩,而是不讀書的理由有太多。來到新東方,在集團引導下重新拾起書,一開始純屬為了完成任務而硬著頭皮看,久而久之,找回了讀書的感覺?,F在,即使不讀,床頭也要放一本書,聞著墨香,沁人心脾。并計劃裝修一個大書房,象閨密的家一樣,滿滿的書柜前就是一張大的書桌,空氣中飄著筆墨書香!
(本文作者—周蘇鐺)
在校時,最不喜歡的是體育課,隨著年齡的增長,現在卻喜歡上了走路、爬山之類的慢運動。特別是在這個季節,晚飯后,漫步、亦或快走在文溪兩岸,或獨行,或眾行,桃花映在萬千柳枝中,呼吸著帶有甜味的空氣,可以汗流浹背,也可以干干凈凈,不需要速度,不需要長距離,只需要那份心中的堅持和沉淀。
讀書其實也無需大大的書房,只需要一個清凈的環境??梢栽诖差^,可以在公園的草坪上,大樹底下,也可以在湖邊。最愜意的,莫過于爬上海螺山或昌文塔,腳下美景盡收眼底,選一安靜處,目空一切,讀自已的書。如此,讀書、走路都能兼得。
讀書與走路,究竟為何?作家三毛說“讀書多了,容顏自然改變。許多時候,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,不復記憶,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。在氣質里,在談吐上,在胸襟的無涯”。于是期待著多讀一些書,讓自已容顏有些改變。走路也一樣,長期行走能帶給你健康的身體、旺盛的精力。突然發現,讀書養心,走路養身,通過讀書,可以得到知識,通過行走,可以得到健康。
一日無書,百日荒廢;一日不動,百日荒蕪;讀書,是精神食糧;走路,是身體食糧,為了身體和精神的健康,讓我們盡情地讀書、走路!